院 训
崇德求是 培根铸魂
释义:院训“崇德求是 培根铸魂”既是对马院的总体要求,也是对思政课教师的具体要求。其中,“培根铸魂”是马院的根本使命,“崇德求是”是思政课教师必备的素养。
(一)崇德求是
1.“崇德”:《易经》提出“厚德载物”,旨在强调只有品德高尚、心胸宽广,才能做到像大地那样载育万物。《大学》讲:“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所谓“明明德”,即培育、发扬内在的光明品德(或德性)。“崇德”亦即尊崇光明品德(或德性)。这是中国人文精神的核心观念,也是中国古代教育的优良传统。一方面,思政课的根本任务就是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解决学生的理想信念和道德品质问题,思政课教学应以“崇德”作为第一目标。另一方面,当前必须特别突出“师德”的重要性。它包括两层含义,即做人品德与学术道德,马院教师应以“崇德”作为第一要素。
2.“求是”:“求是”是对“实事求是”的简写。“实事求是”源于《汉书·河间献王传》,讲的是西汉河间献王刘德“修学好古,实事求是”。实事求是,是毛泽东同志用中国成语对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所作的高度概括。1941年,毛泽东同志在《改造我们的学习》一文中指出,“实事”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是”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精髓,更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精髓。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主渠道和主阵地,要切实提高其有效性,就要“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规律、教书育人规律、学生成长规律”。因此,“求是”是马院教师教书育人、治学做事的重要原则。“求是”还包含两层意义,即探索真理和追求理想。亚里士多德说:“吾爱吾师,更爱真理。”这体现了探索真理的精神;屈原说:“路漫漫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这体现了追求理想的意义。因此,“求是”体现了现代大学的基本理念,尤其体现了我们马克思主义学院的理论品格。
(二)培根铸魂
出处:2021年3月6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看望参加全国政协十三届四次会议的医药卫生界、教育界委员,并参加联组会,发表重要讲话。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高度,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把立德树人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贯穿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各领域,体现到学科体系、教学体系、教材体系、管理体系建设各方面,培根铸魂、启智润心。”
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告诉我们:教育的一切行为,其落脚点都在“培根铸魂、启智润心”这一八字育人观上。根据马院的责任和使命,这里取前四个字“培根铸魂”。以此贯彻落实习近平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思想。
1.“培”和“铸”体现了思政课的教育方式。培——不是拔苗助长,而是春风化雨、润物无声。铸——要淬炼成钢,不但淬炼身体使其茁壮,而且淬炼心志使其刚强。弘扬为民立命的生命价值观,弘扬革命英雄主义,弘扬吃苦耐劳的拼搏精神。
2.“根”和“魂”体现了马院的教育目的。根——肌体之根,文明之根,家国之根。这些“根”终归属于生命之意义,即小我和大我的冲突与联系,“为中华崛起而读书”“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以及毛泽东和中国共产党人的“为人民服务”。魂——可以理解为“精神”。毛泽东主席说,“人是要有点精神的。”这个“精神”是一种信仰,一种情怀,一种境界,一种超越,一种不甘平庸、不甘屈从、不甘得过且过的血性和品格,勇于奋进的家国栋梁。马克思主义学院的任务和使命就是培马克思主义信仰之根,铸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和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之魂。